应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彭海朋教授邀请,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的Masahito Hayashi首席科学家、南开大学的刘哲理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朱浩瑾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的石润华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的罗明星教授、黑龙江大学的张可佳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的魏海瑞教授、重庆大学的刘斌副教授、伊利诺伊大学斯普林菲尔德分校的Yanhui Guo副教授将于5月20日(星期五)作线上学术报告。欢迎感兴趣的师生踊跃参加!
腾讯会议ID:458-265-971
报告题目1:Optimum ratio between two bases in the Bennett-Brassard 1984 protocol with second-order analysis
主讲人:Masahito Hayashi首席科学家
报告时间:5月20日(星期五)下午14:45-15:15
主讲人介绍:
Masahito Hayashi was born in Japan in 1971. He received the Ph.D. degrees in Mathematics from Kyoto University, Japan, in 1999. In 2020, he joined Shenzhen Institute for Quant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hina as Chief Research Scientist.
In 2011, he received Information Theory Society Paper Award (2011) for “Information-Spectrum Approach to Second-Order Coding Rate in Channel Coding”. In 2016, he received the Japan Academy Medal from the Japan Academy and the JSPS Prize from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He was elected as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fellow in 2017, and was as IMS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fellow in 2022.
In 2006, he published the book “Quantum Information: An Introduction” from Springer, whose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as “Quantum Information Theory: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from Graduate Texts in Physics, Springer in 2016. In 2016, he published other two books “Group Representation for Quantum Theory” and “A Group Theoretic Approach to Quantum Information” from Springer.
报告内容摘要:
In the Bennett-Brassard 1984 protocol, we optimize the ratio of the choice of two bases, the bit basis and the phase basis, by using the second-order expansion for the length of the generation keys under the coherent attack. This optimization addresses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 loss of transmitted bits due to the disagreement of their bases and the estimation error of the error rate in the phase basis. Then, we derive the optimum ratio and the optimum length of the generation keys with the second-order asymptotics. Surprisingly, the second order has the order n3/4 , which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second-order n1/2 in the conventional setting when n is the number of quantum communication. This fact shows that our setting has much larger importance for the second-order analysis than the conventional problem. To illustrate this importance, we numerically plot the effect of the second-order correction.
报告题目2:实用型保留顺序加密研究新进展
主讲人:刘哲理教授
报告时间:5月20日(星期五)下午15:15-15:35
主讲人介绍:
刘哲理,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智能网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天津市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自2011年至今,发表Usenix Security、VLDB、IEEE TDSC、IEEE TKDE、IEEE TIFS、IEEE TC、IEEE TSC、IEEE INFOCOM等顶级期刊论文和会议30余篇,有8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主要研究方向为密文数据库、密文集合运算、差分隐私、人工智能安全等。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等纵向课题10余项,与腾讯、华为等多家知名信息安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是腾讯广告、华为数据库的紧密合作伙伴,建立了“数据安全联合实验室”,主持密态数据库、密文集合运算、差分隐私相关的横向课题10多项。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会议主席,包括SOCIALSEC2020、SPNCE 2019、ICA3PP2018、CSE2017、SPNCE2016、BWCCA2015、EIDWT2013等。担任《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编委、CCF技术动态编委,Springer期刊《Cybersecurity》副主编、SCI期刊HCIS副主编。
报告内容摘要:
保留顺序加密是一种使得密文具有和明文相同顺序的密码技术,是解决数据库密文范围查询的主要手段。然而,其在数据库中应用存在安全性和效率的挑战。本报告将面向保留顺序加密应用面临的效率问题,介绍近期有关频率隐藏保留顺序加密、高效顺序揭示加密方案的研究进展。
报告题目3:智能网联系统安全
主讲人:朱浩瑾教授
报告时间:5月20日(星期五)下午15:35-16:05
主讲人介绍:
朱浩瑾,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已发表(或录用)SCI期刊70余篇,EI检索论文90余篇。其中包括著名期刊:IEEE JSAC, IEEE TDSC, IEEE TIFS, IEEE TPDS, IEEE TMC;以及顶级会议USENIX Security, IEEE S&P, ACM CCS, NDSS, ACM MOBICOM, MOBIHOC IEEE INFOCOM, IEEE ICDCS等。相关研究工作谷歌学术总引用次数9000余次,H-index 45。获ACM CCS Best Paper Runner-ups Awards (2021), IEEE TCSC Excellence in Scalable Computing (Middle Career Researcher, 2020),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8),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青年学者奖(2014)以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4)等荣誉。
报告内容摘要:
智能网联系统通过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络两种颠覆性技术的深度融合,支撑包括智能家居、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新型网络架构与应用,最终形成万物智联,而安全是AIoT的重要方面。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从AIoT的平台/终端安全与人机接口安全两个方面汇报近期所做的工作,涵盖:智能家居加密流量分析与异常检测;智能语音人机接口的安全攻击与活体检测;智能图像识别系统的后门攻击等。
报告题目4:量子密封拍卖
主讲人:石润华教授
报告时间:5月20日(星期五)下午16:05-16:20
主讲人介绍:
石润华,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先后获批安徽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曾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就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信息网络安全》中文核心期刊编委会委员。主要从事量子密码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项目,在安全计算与隐私保护的新方法与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不经意的集合元素判定、强/弱隐私保护的条件查询、安全多方计算的概率模型等,建立了较为丰富的安全多方量子计算基础协议群。在IEEE汇刊(Transactions)、FGCS、Information Sciences、Physical Review A、中国科学、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等国际、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30多项,其中已授权24项。
报告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拍卖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根据不同的过程形式,拍卖可以分为英式拍卖、荷兰拍卖和密封投标拍卖。英式拍卖又称价格递增式拍卖;荷兰拍卖遵循价格递减规律;密封投标拍卖是指投标人在一定时间内秘密提交标价信息,在招标程序结束后,按照一定的规则统一开标,只需一轮竞价就能产生结果。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同时也因其节省时间和成本、能够隐藏竞价价格、保护竞价人隐私等优点,密封投标拍卖成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电子商务应用形式之一。
专家量子密码学的诞生和发展对量子通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报告中,针对不同的密封拍卖模型,尝试用不同的量子方法来保护数据安全和投标人的隐私。以期通过量子密封拍卖作为引子,和与会者一起探讨以下问题:量子密码不能代替经典密码,而是经典密码必要的扩展和补充。量子密码不仅仅用于密钥分配、数据加密,还能设计类似于数学密码一样的灵巧协议用于保护数据隐私。安全多方计算是现代密码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用量子方法来求解具体安全多方计算问题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基于天然的量子并行性,该类量子协议具有比经典相关协议更低的通信复杂性。
报告题目5:量子纠缠网络与应用
主讲人:罗明星教授
报告时间:5月20日(星期五)下午16:35-16:50
主讲人介绍:
罗明星,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博导。曾获得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杰青、唐立新优秀学者等荣誉称号。先后访问过都柏林城市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等。主要从事量子信息处理、量子计算、信息安全等相关方向的研究,在RPP, PRL, PR系列,npj Quantum Information,中国科学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项目10余项。长期担任多个期刊编委及审稿人。
报告内容摘要: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特有的现象。它是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处理等许多应用的基础。但是,如何验证量子纠缠这一基本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研究者?薛定谔、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大师都曾致力于解决此问题。贝尔在发现满足任何局域性和现实性的物理理论对两方关联都隐含一些非平凡的约束。这一发现为量子纠缠提供了可以实验验证的物理方法。本报告主要探讨量子网络的非局域性。
报告题目6:基于加密算法的量子数字签名协议构造
主讲人:张可佳教授
报告时间:5月20日(星期五)下午16:50-17:05
主讲人介绍:
张可佳,博士,教授,中国密码学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数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大型科学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黑龙江大学密码学与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基金、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本、硕、博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密码学专业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7年,经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技术中心,从事科研工作。
目前公开发表SCI检索论文40篇,他引2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1项、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1项,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其它厅级项目3项。指导学生获得黑龙江大学科研创新基金5项。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密码、后量子密码、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理论。
报告内容摘要:
随着量子信息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发现如果将量子技术用于密码协议的设计和分析中,将会从有效提高密码协议的安全性,并由此诞生了量子签名等众多的研究方向。本报告从量子签名生成算法的设计角度,系统分析一些仲裁量子签名协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一些新型的改进策略;同时针对一些具体应用场景,介绍课题组最近提出的新型量子签名方案等。
报告题目7:辅助高维空间量子计算的优化
主讲人:魏海瑞教授
报告时间:5月20日(星期五)下午17:05-17:20
主讲人介绍:
魏海瑞,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教授,应用数学系副主任。长期从事量子信息处理的理论研究,在各种环境普适的并行和超并行量子逻辑门构建、量子线路合成与优化和量子纠缠态操控等分支做过部分工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34篇,包括Physical Review Applied,Physical Review A, New Journal of Physics,Optics Express,Annalen der Physik, 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Frontiers of Physics等期刊。主持并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类1项等。
报告内容摘要:
随量子比特数呈指数增长的复杂度是制约量子信息处理实用化的瓶颈。利用辅助高维空间,我们将Fredkin门和Toffoli门造价优化到其理论下限,甚至理论下限以下,并利用光学元件,设计其具体实现的方案。借助光子额外空间自由度,提出有效的W态融合方案。方案具有成功率高,消耗资源少,无完全失败输出项等特点。
报告题目8:诱骗态量子保密查询协议
主讲人:刘斌副教授
报告时间:5月20日(星期五)下午17:20-17:35
主讲人介绍:
刘斌,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中国密码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量子密码领域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是量子密码协议的设计与分析,在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性分析、量子保密查询的实用化进程以及信息论安全的量子位置认证可行性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包括《Physical Review A》《Optics Express》《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5篇,通信作者论文5篇,SCI总引用次数达1000余次,H因子17。2016年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7年获中国密码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年度优秀论文;2020年借调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期间获第二十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表扬论文。
报告内容摘要:
基于量子密钥分发(QKD)的量子保密查询(QPQ)协议的实现难度低,是继QKD之后又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量子密码协议。QPQ的实际安全性是其实用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以最早提出的基于QKD的QPQ协议为例,分析了该协议在弱相干光源条件下的实际安全性问题,发现用户可以利用多光子信号和信道损失获取几乎全部数据库信息,说明QPQ协议光源端实际安全漏洞非常严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诱骗态QPQ协议,利用不同分布的光源评估被探测信号中多光子信号的比例,并通过改进经典后处理方法,成功压缩了不诚实用户能够窃取的数据库信息量。该方案初步解决了QPQ协议光源的实际安全性问题。
报告题目9:Neutrosophic Set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主讲人:Yanhui Guo副教授
报告时间:5月20日(星期五)下午17:35-17:50
主讲人介绍:
Yanhui Guo received his Ph.D. degree in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Utah State University, USA. He was a research fellow in the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d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St. Thomas University. Dr. Guo is currently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pringfield. Dr. Guo’s research area includes computer vision, machine learning, data analytics, neutrosophic set, computer-aided detection/diagnosis, and computer-assisted surgery. He has published 3 books, more than 110 journal papers and 40 conference papers, completed more than 10 grant-funded research projects, has 2 patents, and worked as an associate editor of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s, reviewers for top journals and conferences. Dr. Guo successfully applied neutrosophic set into image processing in 2008 and has published many research works in this area. Dr. Guo was a co-founder and chief scientist of MedSights Tech Inc., a high technology company focusing on a computer-assisted surgery system. Dr. Guo was awarded a University Scholar in 2019, the university system’s highest faculty honor, recognizing outstanding teaching and scholarship.
报告内容摘要:
Neutrosophic set (NS) is a generalization of fuzzy set and has been used to describe the uncertainty and indeterminacy in any information. In the NS, every event is defined by using the three components such as the true (T), indeterminate (I), and false (F) subsets. This presentation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in NS. Then it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s of N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rea. Many accomplishments are demonstrated to justify the powerful capacity of NS in handling uncertainty of information. Finally, the future research work on NS is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